文、圖/童國輔
協力/瑞安汽車0937-552069
很多人都會記得引擎機油的更換週期,但對於同樣重要的煞車系統,卻常常忘記要確實保養與檢查,尤其夏天高熱的氣溫更容易造成煞車過熱而失靈,然而煞車系統有些項目要確認?該怎麼檢查?相信很多車主多半一知半解,為此筆者特別從保修的角度,來告訴大家煞車系統的正確保養方式。
煞車系統六項組成
一一確認常保安全
一般來說,總成汽車煞車系統的零件,主要可分成煞車來令片、碟盤、煞車油、油管、煞車卡鉗與煞車總泵等,其中前三項是屬於耗材,算是需定期更換的保養項目,而每次更換機油時,也應該進行檢查,因此本篇將介紹這三個項目的保修重點。
真正進行摩擦作用迫使車輪停止的機件,就只有透過來令片與碟盤二者的相對摩擦運動來達到制動效果,所以在煞車系統中最需要經常確認的項目,就是來令片,由於現代車輛大多為碟煞設計,因此在檢查來令片時相對容易許多,不像鼓煞需拆卸外鼓,只需透過煞車卡鉗的縫隙中目視觀察即可得之,若拆下測量發現不足2mm或已摩擦到警示鐵片時就需更換,以確保煞車系統正常運作。
此外,或許有些讀者會發現明明來令片剛裝上時很利,為何跑一趟山路後,即便冷卻下來再使用,還是無法恢復原先的制動性能呢?關鍵在於來令片早已因高溫而發生退火的現象,一旦退火來令片內部的成分便會發生質變,並大大減少其摩擦係數,要恢復其效能唯有更新一途,因此行駛山路時養成點放煞車踏板的習慣,較不會造成煞車系統的過度負擔,而產生熱衰竭或退火的後果,或是使用耐溫等級更高的來令片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至於碟盤部份,檢查的重點一樣在厚度部份,有些歐系車原廠碟盤上都會標示安全厚度數值,可透過專用的厚薄規來測試碟盤的厚度是否還可使用,至於日系車則只能以保養技師的經驗來確認。碟盤厚度之所以要檢查,主因在於太薄的碟盤厚度,除了增加過熱變形機會外,卡鉗活塞也會因為推得太出來而容易卡死。
另外,從碟盤表面的顏色,也可得知其與來令片搭配是否得宜。若其上的顏色呈現銀色光亮色澤,則代表制動性能屬於完全發揮的狀態,但倘若為黑色黯淡表面,則意味著來令片的等級不夠,最好能換一組摩擦係數更強的來令片,才能完全發揮煞車系統的效能。
其原理就在於筆者文前所提到的對磨效應。碟盤之所以會呈現黑色的原因,主要是碟盤過熱所造成,通常發生在使用原廠來令片上,這些來令片的摩擦系數往往不高,無法對碟盤表面進行磨耗,制動力的產生只能單靠煞車卡鉗的夾力來獲得,也因為摩擦效果差,踩踏煞車踏板的時間便會延長,碟盤與來令片溫度不斷提高的情形下,碟盤表面便會出現過熱的情形,待其溫度冷卻下來後,鑄鐵材質退火後的泛黑色澤自然會出現在碟盤表面上。
反之,好的來令片不但能增強制動效果,縮短煞車踏板的踩踏時間,減少碟盤過熱的情形外,就算碟盤表面產生泛黑色澤,只要上路時輕踩踏板幾次,煞車皮便能將碟盤表面「磨」的光亮,而保持「閃閃動人」的樣子。因此良好的來令片與碟盤搭配下,碟盤表面應該是亮晶晶的狀態才對。
煞車油量要注意
濕沸點也不可忘
接著是煞車油質與油量的檢查,影響煞車油質好壞的關鍵,在於濕沸點的高低,也就是液態轉為氣態的溫度點,而這也是DOT 4號與5.1號間的最大差別。為什麼說濕沸點是影響煞車油能否正常運作的最重要關鍵呢?主因在於當煞車油吸收來自來令片的高溫時,其油溫通常相當高,此時若煞車油沸點太低發生氣化現象時,煞車油管內便會出現氣體,進而影響煞車踏板的準確度(會踩空),最後便會發生煞車失靈的危險狀況,所以確保煞車油的品質良好,是維持制動系統是否正常運作的基本條件。
至於檢查的方法,具瑞安汽車老闆-王師傅表示,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專用的濕沸點檢測儀器來檢查,將儀器探針泡在煞車油中,螢幕上就會出現目前煞車油的含水量與濕沸點數值,安全值應該在含水量2%以內與濕沸點170度以上,超過建議更換新油比較妥當。
另外,也要觀察煞車油壺內的煞車油,有無發生變黑、變黃的現象,若有則代表油品已經變質也需更換。最後,油量的檢查也是不可少的,觀察油量是否落於油壺上所標示的高低標間,若過低則直接添加即可,且若能添加原來的煞車油是最好的選擇,若沒有與油壺內相同的煞車油,則添加DOT 4號的煞車油也可替代。